1. 首先根據設計圖紙要求,確定采用虹吸排水的屋面區域.
2. 在cad圖紙上計量所選區域的面積,即屋面設計匯水面積,F。
3. 在暴雨強度及雨水流量計算軟件中,查出工程所在地,按規定的設計重現期年限下的,降雨歷時為5分鐘的暴雨強度值q(l/s??10000m??)
4. 由公式:屋面雨水設計流量:Q=k??ΦqF k<1, Φ>1 通過跟當地設計院的工作人員溝通確定應用哪一個公式進行計算。一般,我們取用公式Q=qF進行計算。為了使單位變為l/s,我們把公式變為Q=qF/10000 這樣得到的屋面雨水設計流量Q(單位:l/s)
5. a.根據屋面雨水設計流量和給定的雨水斗的額定流量參數值,確定雨水斗的數量。一般雨水斗的計算分擔值不要超過20l/s,若超過太多應該多加斗。b.根據確定的雨水斗的數量,在cad圖中找到天溝的位置,計量出天溝的長度,然后計算出雨水斗之間的距離,一般2個雨水斗之間的間距不宜大于20m,然后確定雨水斗在圖紙中的具體位置。
備注: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統技術規程:
3.1.5對匯水面積大于5000 m??的大型屋面,宜設置不少于2組獨立的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統。
3.3.2 4雨水斗頂面至過渡段的高差,在立管管徑不大于DN75時,宜大于3m;在立管管徑不小于DN90時,宜大于5m;
3.3.2 5懸吊管設計流速不宜小于1.0m/s;立管設計流速不宜小于2.2m/s,且不宜大于10m/s;
3.3.2 6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管系過渡下游的流速,不宜大于2.5m/s;當流速大于2.5m/s時,應采取消能措施;
3.3.2 7立管管徑應經計算確定,可小于上游懸吊管管徑。
4.1.3 虹吸式雨水斗與屋面應設置在每個匯水區域屋面或天溝的低點,每個匯水區域的雨水斗數量不宜少于2個。2個雨水斗之間的間距不宜大于20m。設置在裙房屋面上的虹吸式雨水斗距離裙房與塔樓交界處的距離不應小于1m,且不應大于10m。
4.1.7虹吸式雨水斗防葉罩隔柵間隙的形狀可采用孔狀或細槽狀。孔狀間隙口的直徑不宜小于6mm,且不宜大于15mm。
4.1.8虹吸式雨水斗宜對雨水立管做對稱布置。
4.1.9當連接多個虹吸式雨水斗時,虹吸式雨水斗的排水連接管應接在懸吊管上,不得直接接在雨水立管的頂部。
4.1.10天溝的起點深度應根據屋面的匯水面積、坡度和虹吸式雨水斗的斗前水深確定,天溝的坡度不宜小于0.003。
4.1.11天溝的過水斷面應根據匯水面積的設計流量計算確定。天溝的寬度應保重雨水周邊的均勻進水。
4.2.6 1管材和管件應采用不低于PE80等級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原材料制造。
4.2.6 2管材的縱向回縮率不應大于3%;
5.1.4 1雨水立管應按設計要求設置檢查口,檢查口中心宜距地面1.0m。當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時,檢查口的設置間距不宜大于30m.
5.1.4 2雨水管道應按設計規定的位置安裝;
5.1.4 3連接管與懸吊管的連接宜采用45度三通;
5.1.4 4懸吊管與立管、立管與排出管的連接應采用2個45度彎頭或R不小于4D的90度彎頭。
5.1.4 5高密度聚乙烯管道穿過墻壁、樓板或有防火要求的部位時,應按照設計要求設置阻火圈、防火膠帶或防火套管;
5.1.4 6雨水管穿過墻壁和樓板時,應設置金屬或塑料套管。樓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20mm,底部與樓板底面齊平。墻壁內的套管,其兩端應與飾面齊平。套管與管道之間的縫隙應采用阻燃密實材料填充;
5.1.4 7在安裝過程中,管道和雨水斗的敞開口應采取臨時封堵措施。
1. 首先根據設計圖紙要求,確定采用虹吸排水的屋面區域.
2. 在cad圖紙上計量所選區域的面積,即屋面設計匯水面積,F。
3. 在暴雨強度及雨水流量計算軟件中,查出工程所在地,按規定的設計重現期年限下的,降雨歷時為5分鐘的暴雨強度值q(l/s??10000m??)
4. 由公式:屋面雨水設計流量:Q=k??ΦqF k<1, Φ>1 通過跟當地設計院的工作人員溝通確定應用哪一個公式進行計算。一般,我們取用公式Q=qF進行計算。為了使單位變為l/s,我們把公式變為Q=qF/10000 這樣得到的屋面雨水設計流量Q(單位:l/s)
5. a.根據屋面雨水設計流量和給定的雨水斗的額定流量參數值,確定雨水斗的數量。一般雨水斗的計算分擔值不要超過20l/s,若超過太多應該多加斗。b.根據確定的雨水斗的數量,在cad圖中找到天溝的位置,計量出天溝的長度,然后計算出雨水斗之間的距離,一般2個雨水斗之間的間距不宜大于20m,然后確定雨水斗在圖紙中的具體位置。
備注: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統技術規程:
3.1.5對匯水面積大于5000 m??的大型屋面,宜設置不少于2組獨立的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統。
3.3.2 4雨水斗頂面至過渡段的高差,在立管管徑不大于DN75時,宜大于3m;在立管管徑不小于DN90時,宜大于5m;
3.3.2 5懸吊管設計流速不宜小于1.0m/s;立管設計流速不宜小于2.2m/s,且不宜大于10m/s;
3.3.2 6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管系過渡下游的流速,不宜大于2.5m/s;當流速大于2.5m/s時,應采取消能措施;
3.3.2 7立管管徑應經計算確定,可小于上游懸吊管管徑。
4.1.3 虹吸式雨水斗與屋面應設置在每個匯水區域屋面或天溝的低點,每個匯水區域的雨水斗數量不宜少于2個。2個雨水斗之間的間距不宜大于20m。設置在裙房屋面上的虹吸式雨水斗距離裙房與塔樓交界處的距離不應小于1m,且不應大于10m。
4.1.7虹吸式雨水斗防葉罩隔柵間隙的形狀可采用孔狀或細槽狀。孔狀間隙口的直徑不宜小于6mm,且不宜大于15mm。
4.1.8虹吸式雨水斗宜對雨水立管做對稱布置。
4.1.9當連接多個虹吸式雨水斗時,虹吸式雨水斗的排水連接管應接在懸吊管上,不得直接接在雨水立管的頂部。
4.1.10天溝的起點深度應根據屋面的匯水面積、坡度和虹吸式雨水斗的斗前水深確定,天溝的坡度不宜小于0.003。
4.1.11天溝的過水斷面應根據匯水面積的設計流量計算確定。天溝的寬度應保重雨水周邊的均勻進水。
4.2.6 1管材和管件應采用不低于PE80等級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原材料制造。
4.2.6 2管材的縱向回縮率不應大于3%;
5.1.4 1雨水立管應按設計要求設置檢查口,檢查口中心宜距地面1.0m。當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時,檢查口的設置間距不宜大于30m.
5.1.4 2雨水管道應按設計規定的位置安裝;
5.1.4 3連接管與懸吊管的連接宜采用45度三通;
5.1.4 4懸吊管與立管、立管與排出管的連接應采用2個45度彎頭或R不小于4D的90度彎頭。
5.1.4 5高密度聚乙烯管道穿過墻壁、樓板或有防火要求的部位時,應按照設計要求設置阻火圈、防火膠帶或防火套管;
5.1.4 6雨水管穿過墻壁和樓板時,應設置金屬或塑料套管。樓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20mm,底部與樓板底面齊平。墻壁內的套管,其兩端應與飾面齊平。套管與管道之間的縫隙應采用阻燃密實材料填充;
5.1.4 7在安裝過程中,管道和雨水斗的敞開口應采取臨時封堵措施。
聯系人:黃經理
手 機:18510003351
手 機:13910731920
電 話:010-89579115
郵 箱:bjdykc@163.com
地 址:北京市通州區宋莊鎮喇嘛莊村南口東30米院內